一体两翼和四县三区

更多
全省老干部局(处)长学习贯彻党... 2023年泸县云锦镇梨花文化艺... 曹阳暗访两会期间森林防灭火和煤...

关于我们

更多

中国酒城文化网是一家宣传醉美泸州、长江文化带 、酒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长江奇石文化、企业文化等的综合性网站

联系我们

  • 地址:大梯步文化广场.赏石看人生
  • 联系人:周先生 刘先生
  • 电话:0830-3620611 3192589
  • 邮箱:1749281924@qq.com
今年我市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有序推进     :
来源:泸州新闻     发布时间:2018-06-17 16:15:01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委办〔2018〕8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督查室关于印发〈2018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目标分解表〉的通知》(川府督查〔2018〕3号)要求,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全力推进2018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实施。

截至5月底,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涉及泸州的98个小项中,79个指标小项已经达到或超过半年度时序进度要求,8个指标小项在6月份能够达到时序进度要求,6个指标小项需在特定时间点才能实施,如“2015级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资助家庭经济困难职工子女上学”等指标的督查考核时间在7月或9月,5个指标小项在11月或12月进行统一督查核实,如“困难职工救助”“殡仪馆绿色环保标准化改造”等指标。

2018年我市十项民生工程预算安排资金38.1亿元,20件民生实事预算安排资金24.7亿元。截至5月底,十项民生工程预算下达32.7亿元,预算下达进度85.8%;资金实际拨付22亿元,拨付进度57.8%。20件民生实事预算下达22.2亿元,预算下达进度90.1%;资金实际拨付16.2亿元,拨付进度65.5%。

各县区抓住工作重点,突出民生特色

同时,各县(区)紧紧围绕保民生、促民生、惠民生,结合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积极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江阳区以实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为推手,以“十个全域”解决民生问题,即统筹城乡,全域推进“全面小康、安全供水、同网同价、农村公交、燃气供应、安居乐业、均衡教育、文体服务、全民保健、综合治理”。2018年全区确定实施十个全域项目49个,计划总投资47.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5亿元。

龙马潭区积极打造“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以区法律援助规范化受援大厅为中心,依托镇、街和工、青、妇、老、残等设立2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村(社区)设立89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构建了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网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网络全覆盖,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向城乡社区延伸。文化方面,强化文化阵地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扩大农村公益电影受益面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了农村社区电影和城市周末广场电影。同时还开展了“惠民电影进影院,最新大片5元看”活动。

纳溪区在推进民生工作中实行首长负责制。区委将民生工作纳入“三重点”工作清单,明确一名常委为民生工作责任领导,每月听取分管常委工作情况汇报,落实责任追究、会同协商、落后约谈等一系列首长负责制;同时,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民生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上下联动工作格局。

泸县大力推进民生改善,共建共享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一是全面启动教育系统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大基建和硬件投入,2018年,泸县续建和新开工教育类项目31个。同时,泸县建立起资助对象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县、镇、校、村多级联动的资助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二是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农村住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在资金保障上,除中央、省划拨匹配的资金以外,其余资金全由县本级财政自筹解决。将此项工作列入县委“4+1”升级工程和“八大组团”重点督办项目,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实行“周报制”,实行全程跟踪管理。三是超前超额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任务。

合江县因地制宜创建符合地域特色的“儿童之家”。一是县城附近“儿童之家”以英语口语、舞蹈、美术、免费阅读等为内容,采用互动、参与、游戏等方式为城区儿童提供服务。二是景点附近“儿童之家”利用旅游区的地利,契合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儿童户外活动基地”,让儿童体验农耕乐趣、感悟传统文化。三是偏远地区“儿童之家”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抚活动,让志愿者多途径、多渠道为偏远地区儿童送知识、送温暖、送欢乐。多元化的活动开展,促使“儿童之家”最大化发挥作用,让“儿童之家”成为全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温馨乐园。

叙永县今年以全县拟退出贫困人口产业发展为目标靶向大力实施农业产业扶贫,以每个村不低于50万元标准对90个贫困村进行产业扶持,通过中部种植养殖、南烟北竹“四大产业带”,建设“三大产业扶贫融合示范园区”(江门竹产业融合示范园区、麻城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赤水河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园区),以“四大产业带”为主阵地,围绕脱贫“布产业、招企业、抓项目、建机制”,全力打造叙永县烤烟、特色经果、生猪肉牛、高山蔬菜(食用菌)、油茶茶叶、优质糯稻等六大特色扶贫主导产业,实现90个贫困村特色产业全覆盖,实现产业扶贫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古蔺县易地扶贫搬迁坚持“先业再搬”找对路。古蔺县始终坚持聚居点建设先找好产业方向再实施建设的思路,让搬迁农户实现“三个转变”,走上致富路。转变一,农民变产业工人:引导年龄适中、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搬迁户进入靠近酒厂、工矿企业的聚居点,实现“下山上楼,放下锄头进厂房”,截至目前已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安置点8个。转变二,农民变城镇居民:鼓励具备一定手工技能、商业头脑和外出务工条件的搬迁户进入场镇聚居点,把农民变成小商人或工人实现搬迁脱贫;结合新型城镇化,截至目前已建设小城镇安置点16个。转变三,农民变股民:支持对土地和农业资源依赖度较高的农户就地安置,同步发展肉牛、丫杈猪、甜橙、猕猴桃等特色产业,让贫困户入股分红、就近务工实现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已建设行政村内就近安置点79个。

 

备案号:蜀ICP备2025122193号-1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152号